close

「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都會乖乖聽話呢?在家裡卻不是這樣?」

這是家長常出現的困惑?包括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女兒今年8月底入小班,進幼兒園就是來到病菌的大本營,我女兒不免俗也在這一個月感冒了兩三次,餵藥這件事一直是她所不喜歡的,我抱著實驗的心態讓老師餵藥看看,結果,我女兒居然肯吃藥。我好奇地問老師成功餵藥的經驗,老師一派輕鬆地說就是用玩的方式餵她吃藥。不過,我自己知道在幼兒園有些同儕的壓力讓我女兒乖乖地吃藥,她回家和我說今天她的好朋友中午也有吃藥喔。當晚,我就嘗試餵藥,還是要經過一番女兒不想吃藥的抗拒情緒,才能餵藥成功。讓我不禁也冒出「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都會乖乖吃藥呢?」

小班孩子喜歡秩序感,也想要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情。

我的疑問在觀察幼兒園時獲得「喔~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我特別觀察孩子在幼兒園人際互動的情緒需求及老師引導介入的影響,發現很好玩的事情是孩子們在幼兒園隨時都會遇到引發大大小小情緒的刺激源,例我好無聊,開始去捉弄同學,或是想要和同學玩卻被拒絕的挫折感,或是想要玩「某項」玩具卻被要求收起來遵守規範,但這些好像未引發所謂強烈情緒(大哭或是無理哭鬧),有些孩子似乎可以藉由自己去學習區工作或是加入團體聽故事,來轉移掉情緒或是降低情緒強度。也就是當孩子進入幼兒園的規範活動後,會因著這樣的秩序感,在情緒上找到一個安頓的位置。

家的放鬆空間+安全依附對象,孩子情緒可以自在流動。

試想若上述這些幼兒園的情緒事件發生在家裡時,孩子似乎可能會大哭或是發脾氣表示不滿。這就是爸媽常會有的困惑,為何我的孩子在學校都乖乖聽話?回到家卻是這樣發脾氣。這和幼兒園有同儕團體、很多好玩的東西或是老師的角色有關,讓孩子會想要去遵守規矩或是表現良好,使其內在的情緒能量放在適應學校規範上,這對孩子而言是很消耗能量的。當放學見到熟悉的爸媽來接他,回到家之後一放鬆,不用去應對外在世界的規範,身體的疲累以及白天殘留在身體裡的情緒壓力,在家就很容易因為一點點小事,而促發這些白天存在身體裡的情緒。

孩子回到家裡若情緒可以自然的流動出來,是因為家與環境讓孩子有安全感,不用再花能量去穩住自己在環境中的行為,但前提是須排除孩子在家裡已經養成透過哭鬧就可以獲取想要的東西的習慣。孩子若因小事出現哭鬧的行為,父母需要先跟自己對話:「孩子並不是對老師比較好,故意找我麻煩,而是有情緒需要我安撫,協助孩子調節情緒。」因為孩子回到安全的家裡,可以依賴父母、向父母撒嬌,去釋放這些情緒壓力。

「同理-設限-重新引導」的教養

爸媽心裡會問難道我就要讓孩子放學回到家無止盡地釋放情緒壓力或是任由他撒嬌嗎?

當然不是如此的兩極化,當我們對於孩子在幼兒園的情緒有了認識或了解,在放學後比較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給他「需要」,同理孩子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給予情感連結,然後再重新引導孩子。舉個例子,我女兒放學後總是處在一個飢餓、

亢奮、疲憊且放鬆的狀態,總會想要買點東西來安撫心情,有時沒有買到她想要的東西時(例如巧克力)會開始大哭,當她還沒有到完全情緒失控時,我通常會先同理她想要巧克力的情緒,「你想要吃巧克力,被媽媽說不,覺得很難過喔!」,她會稍微在「要不到的挫折情緒」哭個幾次,至少感覺被媽媽安慰到了。然後我將她帶離甜食區,讓她選擇鮮奶或是優酪乳。當她情緒平穩後,再和她說媽媽不讓她選巧克力的想法及吃巧克力的後果。她似乎比較可以接受這個選擇。

所以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你會發現事倍功半!因為,孩子的情緒穩定了,腦袋才有空間聽進去爸媽的話,表現出父母期待的行為。

arrow
arrow

    pei01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